当前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猿仙通背拳-师传秘谱

【日期:2008-10-09】 【作者:yxtbq】 【字体:
  由焦作市老拳师、猿仙通背拳第十世传人李培均老师收藏、整理的师传秘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亲自审稿并赠送国际书号、题字“少林真传”的《猿仙通背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武林宝库中的优秀拳种,为北宋年间净影寺和尚创立,距今已有八零零佘年的流传记载。南宋时,传入少林寺。

  有史料可考。由于〔猿拳〕演练风格独特,以软柔者自然刚者灵也!轻灵为上,以询四两拔千斤之法柔化致胜为本,故与大悲拳齐名,为少林寺秘传拳种。

  该拳的特点:一、斯拳文化内涵丰富幽香,汇古贤人精灵智慧,取万物生克制化之易理,溶拳理万变归一始终。以一阴一阳谓之道,统驭拳论。拳论曰:通者阳也!背者阴也!通背世无双,举止分阴阳,阴生阳长,阳长阴生,阴阳互济,生生不息。子午卯酉四正时,寅申巳亥四隅分,水火难溶上下取,金木相克左右边,水火金木齐相聚,东西南北汇中原。拳经总论曰:通背拳法玄中玄,极柔至刚是真言,遍身轻灵浑元体,周而复始得自然。猿拳以易理,说拳理,素喻万物返朴归真之理是一大特点之一。 

  二、斯拳创立植被丰茂,猴族繁衍的净影寺原因所在,仙风道骨,禅院古韵的拳风色彩与大自然比美协调也成当然;轻灵悠悠如行云流水,起伏翩翩似春风和柳,挺挺玉立象严冬傲梅,摧枯拉朽,要敌真魂。故受皇封〔雄风柳絮〕之美誉。斯拳似太极雅风末尽,恰长拳英姿别味,演练时慢练类太极快逊长拳,延年宜寿,老少皆宜,集健身防身健美于一体,是一项宝贵的民族体育健身项目。

  三、斯拳技击内容丰富,别具新颖,时隐时现;小巧紧凑中似灵锚捕鼠,轻灵显威,进靠短打,上下相随,鸡腿猴形,左闪右进。大开大合时推枯拉朽如虎下山,舒展大方似灵猿探臂放长击远。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处处可见,攻中有防,防中有攻;阴阳、虚实、动静、刚柔劲路连绵,贯串始终。似水周流不息。拳论日: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若犯招架,便是数十下斯拳技特点综上一班。猿拳虽为武技,但却文施武备,实用大全,涉武及文悟路广阔,在拳经理论一经、二进、三蹲、四成、五动、六灵、七开、八靠、九扣、十问中,包括习武人生紧要,天时、地理、人和妙用,无一不全,广涉政治、军事、文化、商旅、交往等方面,习练者无不受益匪浅。十晓妙言片片数语,恰如金言,培育幼人成才须知,遥指达官、庶民前程迷津。

  在中华武林宝库中,如此完整的文化荟萃传留至今,这样的例子是十分罕见 的。猿拳这颗明珠,古老的文化遗产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飘香万里,为全民健身和武术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