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浏览信息

深山藏古寺,桃花映名拳-发源于焦作净影寺的猿仙通背拳

【日期:2018-08-16】 【作者:yxtbq】 【字体:

      在以太极闻名的拳乡焦作,传承有武术拳种、器械近百种之多,除陈式太极拳外,最为流行的拳种则首推月山八极拳和猿仙通背拳,三者并称为“焦作三大拳种”。从技术风格来看,陈式太极拳讲究刚柔相济,技法以柔化为主;月山八极拳发力刚猛暴烈,风格以雄健著称;发源于焦作净影寺的猿仙通背拳则刚柔兼练、轻灵显威,风格居于二者之中。


一、深山藏福地,古刹名净影  
       在焦作北部山区的修武县境内,有一处以秀美、精致闻名的的旅游胜地一一影寺风景区。景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距焦作市35公里左右,正处于云台山森林公园的核心位置,因内涵佛教净土宗千年古刹”净影寺”而得名,自古以来一直是佛、道、儒三教逸士修身养性的地方,因此有“洞天福地”之美誉。
       净影寺古称贤谷寺、景净寺,宋以后始名净影寺,历史上又有宝岩寺、金灯寺、金门寺等多种称呼,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释义高祖、净土宗大师慧远出家学法及归骨之地。其后历代多有高僧在此修行,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金代时最著名的诗人元好问和文学家赵秉文也都曾在此隐居,千百年来多有重修扩建,最盛时曾居僧人二百余人。现存寺院为清末修建,有前殿七间、正殿七间及东西殿各三间,俱为二层砖石木混合建筑,2004年又得焦作市公路局出资恢复重建。
二、佛门初传授,沧桑九百年
       净影寺主要因净土宗佛学大师慧远而知名,其武术文化渊源也由来已久。据现有资料推断,净影寺建寺最晚当在南北朝时魏齐之际.由当时人称“佛门武功第一人,’的昙始大师在此练功期间草创而成并渐具规模。据南朝梁慧皎所著的《高僧传》记述:“释昙始,关中人。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始足白于面.虽跣足泥水.未尝沾湿.天下成称白足和尚。”昙始大师武功高妙,已达出神入化之境,晋末匈奴族铁弗部赫连勃勃攻破关中时.曾纵容手下大肆屠杀。“时始亦遇害,而刀不能伤。勃勃嗟之。普赦沙门悉皆不杀”。北魏皇帝拓跋焘灭佛杀僧之际,昙始大师又曾只身往谏。“焘大怒自以所佩利剑斫焉,惟剑所着处有痕如红绵.体无余异”。昙始大师是第一个远赴朝鲜传播佛教之人,之后又将其功法传于慧远及其他僧众,从而形成了净影寺历史久远的习武传统。慧远大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还曾任少林寺方丈之职.从而形成了净影寺与武学圣地少林寺之间悠久的密切关系。慧远之后,又有昙馥、灵璨、宝儒、玄鉴、僧稠、福润等一大批高僧大德相继来到净影寺主持、修行.使得净影寺千百年来香火绵延不断,成为享誉全国的古刹名寺。上述净影历代高僧中,僧稠禅师不仅以佛学显闻.被其师佛陀赞为”葱岭以东.禅学之最”,而且同样以武功显扬。据传其少时体质较弱,后发奋习武,练得“拳捷骁勇,体轻身灵”.能”横踏壁行.跃首至梁”,并可”引重千钧”.在少林武术和中国武术史上一向具有重要的地位。僧稠禅师在净影寺修行时.北魏孝明帝对其极为仰慕.曾“前后三召“,皆辞不行。
       净影寺是焦作猿仙通背拳的发源地。猿仙通背拳始创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据传,北宋徽宗年间(大观元年.即1107年),由净影寺内一位名叫“亨”的和尚仿照猕猴跃岩、攀枝、舒臂等动作技巧创编而成,后经历代净影寺僧长期演练而渐趋完善。历史上.净影寺僧俗众多.香火旺盛,寺院时常收留一些贫苦子弟学文习武,猿仙通背拳因此逐渐向晋东、豫北、南太行山一带民间流传.至今这些地区习练此拳者仍较众。南宋时期,中原各寺院禅师相互调换,猿仙通背拳又传入少林寺,少林武僧对此拳极为看重.遂与大悲拳齐名定为秘传拳种而深藏不露,因此,武林有猿仙通背拳“起于净影、精于少林”之说。明代民间武学流传广泛.有官宦子弟敢废、武备二人传于张文奎、郭万青等.拳谱云“夫官游之家、恣意扬名,治在太平.遍排十杰士周游传教”.即为所指。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洛阳人董成,字子生,人称公德先生,习得该拳真谛并将其系统整理、创诀成谱.流传至今,著名的拳经十问答等也由此而始。董成弟子有汴梁周潘荆、徽州王养津、太康李后泉、寿春余加爵等.董氏后传弟子大梁人周全(字淮颖)于明朝崇祯年间编写出版有《通臂拳谱》一书,今仍有存。绍兴四年(1134年)初版、咸丰六年(1856年)重版的《少林寺拳棍刀枪谱》.也有猿仙通背拳招式用法的相关内容。
       清朝乾隆年间,猿仙通背拳传于山西泽州府许圪套村许秀文、许秀武兄弟.后许氏二人携家小迁居河南焦作市高窑河村。高窖河乃宋瓷发祥地之一,人杰地灵,猿仙通背拳便在此生根繁衍.由许门世袭相承。许秀文传子有清,许有清传子万怀,许万怀传子桂林、外甥郭再汾等。清咸丰年间,许门四世传人焦作双庙村郭再汾得遇净影寺和尚指教,又融少林武术精华和猿仙通背拳为一体,以超群武功殿试中武举.受皇封“武德骑尉”及钦赐“雄风柳絮”御匾,另有北京万寿山线柏树一棵,植于高窑河许氏老宅.寓示猿仙通背拳源远流长、万古长青之意.从此,猿仙通背拳愈加声名远扬。郭再汾有子三人:定山、定中、定宇,均系清末武庠生,现皆有碑存记。郭再汾中武举后.在高窖河村中为其师许万怀建造石楼宅院两处,并将皇赐线柏栽于石楼西侧,”雄风柳絮”御匾端挂于门庭正中。现御匾已流失无存.但楼舍仍在.线柏亦昂然挺立,作为焦作境内惟一的一棵线柏,同时也是皇赐古树,后世拳师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以郭氏一门四杰为标志.许桂林、许桂芝、郭敬孝、马福元等众多代表人物共同构成了猿仙通背拳发展史上的一段鼎盛时期。许桂林及其子许安吉声誉基隆,弟子广达两省五县百余村庄,仅焦作博爱县就有28个村落之多,成名者达11人,各设拳场并代有传人。许安吉弟子成名者有尚应时、牛国立、吴公升、王风天、许传高、于国宝、靳福泽、路灯朝、孑L传新等,其子许乐敏尽得家传.武德高尚,技艺超群,桃李满天下,1991年辞世.享年90岁.当地人称武寿星。高窖河许氏一脉第十代传人李培军于l 982年成立通背拳武术馆,2000年成立焦作市黄河武术馆.前后培训猿仙通背拳学员三千余人,并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和焦作市公路管理局局长姚天思的鼎力相助之下挖掘整理编著了《猿仙通背拳》一书。第十一代传人李新平于2005年发起成立了猿仙通背拳研究会,2006年开通了猿仙通背拳官方网站,正式与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接轨。
       从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净影寺和尚创拳至今,猿仙通背拳已经走过了九百余年的漫漫旅程.期间经历了几度濒临失传的危境.曾几百年断线而没有文字记载。历经各代宗师艰辛传承.今天.猿仙通背拳已经进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珍爱传统文化、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发展之路。弹指一挥间,沧桑九百年。从深藏千年古寺到成为少林秘传武学,从遍布豫晋两省五县到进入当代非遗保护名录.猿仙通背拳的九百年岁月沧桑堪称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演进历史的缩影。猿仙通背拳的当代生存状态不仅直观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真实发展现状.同时也启示着关爱传统武术文化的人们进行种种相关的思索。
三、雄风梻柳絮,桃花映名拳
       猿仙通背拳风格诚如其名.动似猿猴.行如流水,拳势轻灵,跌宕多姿,慢类太极,快逊长拳.摆动如春风拂柳.站立如迎雪红梅.套路舒展大方,刚柔相济.演练时似云翔长空.劲道贯穿始终,周流不息。该拳技击内容丰富且别致新颖.小巧紧凑中似狸猫捕鼠,轻灵显威.进靠短打.上下相随,鸡腿猴形,左闪右进。大开大合时摧枯拉朽如虎下山.舒展大方似灵猿探臂放长击远。强调以小胜大.以弱胜强;防中有攻.玫中有防;阴阳交变.虚实互根;动迅静定.动静相随:刚柔兼济.连绵不绝。其《拳经总论》有云:”通背拳法玄中玄.极柔至刚是真言,遍身轻灵浑元体,周而复始得自然。动若惊雷快似箭.静比山岳撼我难。身高长大如猛虎,秀身伏猫战鼠玩。左右闪战巧经取.鸡腿猴形寻根源。两手如扇腿如钻.进退上下要相连。中定依挫贴身靠.身手无形武艺高。”
       当今流传的猿仙通背拳套路共108式.势势相承,共分八个套路完成.意寓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之说.该拳演练风格颇丰.其中有九蹲,六靠,四十二手,二人格斗战法三十二势.通背阴阳球法.不仅技击性强,老少皆宜,此外还有六经.八法,九腿等中老年健身功法,久练可延年益寿,是高度适合全民健身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拳法八套1 08式外.还有推法一套32式、器械单练及对练三十套,功法主要包括桩功、操手、舒筋、行功四部分以及练手洗药方等;拳学理论则以桩功为根基,讲究阴阳互变,练养并重.有一经、二进、三蹲、四成、五动、六灵、七开、八靠、九扣、十问等内容,不仅包含习武诀窍,而且广涉天时、地理、人和等综合知识.堪称博大精深。
       从宏观上而言,刚柔兼练、轻灵显威是猿仙通背拳最为鲜明的外在特征.其拳法中亦分别有以刚、柔为主的专门套路,而各种套路练习又皆以身法为要。其拳谱指出:“凡学艺之道,不可忙中急取,恶中强求,故云:先打洪后打灵.然后再打轻灵成,能软柔者自然刚者灵也!夫洪者初学之法.周身滞气.必使消融,以至周身便利灵活。灵者,浑身劲路一体,将身长大如猛虎.将身缩小如狸猫,能收能放为是。轻灵者.顺劲随力,鸡腿含步,猴形神明.心悟而明,言传不进.唯陈学而成者。”正因如此,,郭再汾在殿试中武举后才会赢得“雄风柳絮”钦赐御匾,而“雄风柳絮”四字则又极为形象地概括了猿仙通背拳刚柔兼备、轻灵显威的技法特征。猿仙通背拳与同源于焦作的陈式太极拳在技理及风格上有许多类似之处.但历史更为久远,因此,极具启发意义与研究价值。二者的历史传承及当代发展状况相差迥异.也非常引人思考。
       每年阳春三月之时.净影寺前桃花盛开.莺歌燕舞,游人如织.构成了焦作旅游界一道绚丽动人的风景。桃花掩映之下,和煦春风之中,发源于千年古刹净影寺的猿仙通背拳,正日渐展现出其蕴含已久的质朴而又别致的传统文化风采。